前言:
2022的下半年,因緣際會下通過了開放文化基金會(以下簡稱OCF)的實習申請,於是 2023 年春節結束後,我來到 OCF 開始了為期 3 個月的實習,現在回想起來一切是那麼地不可思議甚至有點不真實的感覺,從這次的實習中收穫的一切,是當初始料未及的。
實習動機:
自從開始學習寫程式後,便時常會接觸到開源軟體或是開放原始碼,當時的我還對開源毫無概念,也不明白為什麼要這麼做,明明是每天都在接觸、使用的,我卻對它如此陌生。
來到 OCF 後,ROCK 上了一堂「什麼是開源」的課,開源不僅侷限於開放原始碼,還包含了開放資料及開放政府,在這堂課中, ROCK 為我解惑了為什麼有些科技巨擘都在使用開源原始碼甚至推崇開源的能量、以及如果沒有開源,我們將會面臨哪些風險,課堂尾聲也介紹了台灣大大小小的相關社群,即便每個社群的理念、專長不同,但透過 OCF 這個介質(抑或說是催化劑)的協助,他們仍舊成為了推動台灣開源的助力,成功推動了台灣在開源方面的進步。
實習內容:
來到 OCF 後的第一個專案是協助製作數位手冊網頁版製作,這本手冊首先分析網路資訊和安全的關係,進而襯托數位安全的重要性。接著再透過手把手教學,從瀏覽器的選擇、密碼管理器使用、雲端空間、網路安全等,增強使用網路的安全性,目的就是為了讓 NGO worker 甚至是一般民眾提升基本的數位安全能力。
第一個專案結束後,我的工作內容以協助網頁設計(專案網頁上線,OCF 官網更新)、程式設計(開源日曆相關功能實作)、文書作業(撰寫教學文、心得文、資料蒐集整理等等)為主,在協助專案網頁上線時,看著比文本內容還要豐富的註解,甚至圖片當中元素的位置、背景、動作等都是經過多次設計、修改後才得以呈現,才知道一個專案從規劃到最終執行的不易,此外,透過不同成員的不同角度切入的註解,我得以運用不同的角度去檢視每件事物,避免陷入單一思維模式的局限。
而除了軟實力方面有所提升外,我在網頁設計方面的硬實力也有所成長,回想一開始設計的網頁常常會被ROCK、詩惠、韋丞、葉子提出需要修改的地方(有次還忘記 RWD 切版),到最後只剩下會有一些小地方需要修改,過程中也學會了如何運用不同的工具和框架來提高設計效率和品質。程式設計方面,在OCF中我也學會了 Google Apps Script,雖然最後程式能夠正常運行,但是與理想狀態有差別,讓我意識到了自己的不足之處,並且明白還有很多進步的空間。
後記:
由於我本身缺乏自信又很容易緊張,因此在申請實習成功之前,每天都感到忐忑不安、深怕自己的能力不足而無法獲得實習的機會,即使在實習中,常常質疑自己是否有幫上忙,有時候還會懷疑當初自己為什麼會通過申請,不過這並未令我陷入沮喪的情緒中,反而幫助我認清自己的不足之處(像是美術設計、如何表達與溝通、英文能力等方面),在這過程中也很感謝 OCF 的各位夥伴同仁從旁給予幫助、建議、偶爾還會突然過來找我聊天,感謝你們這麼包容、關心我,讓我比較有自信,現在的我也能將自身專業知識以及開源的觀念,抑或是這次實習中的所見所聞分享給身邊的朋友們,期待未來依舊仍夠為開放文化盡一份心力,共同推動台灣在開源的進步。
開放文化基金會 2023 年實習夥伴 沈軒睿 /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