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年寒期實習心得

rock

這個寒假來 OCF 第一次實習,雖然一開始 ROCK 有上了一堂「甚麼是開源」的課,但很明顯我是聽了個寂寞(沒聽懂的意思),是直到第四天 Claire邀請我去吃午餐時,我問了之後,才更懂了一些比較具體的「開源在幹嘛」。之後的幾天,我的工作都和 KKTIX 的文案、和分享會的事由有關。

一開始因為有聽說想要推廣開源給民眾,所以拿到文案工作的時候其實蠻興奮的,因為以一個高(年)中(輕)生(人)和圈外人的身分,感覺對推廣這種東西比較有把握。因此下筆時,我盡量以活潑、快活的語氣書寫。說真的、我一開始看到標題,我想說:「那個標題也太爛了吧」,絕對打不到高中生或是一般民眾,沒想到經過幾次修改和釐清後,才知道 TA 原來不光是民眾,而更多會是 NGO workers。

雖然沒有很懂,但也照著指示多次修改,從每次修改我只感受到語氣要漸漸從活潑變的比較正經,我自認為寫不錯的內容也被刪減。最後跑去問清楚才知道這些 NGO workers 已經對開源有所理解,會感到興趣的內容也只是要怎麼保護數位安全而已;︁︁他們對於演講的內容比較感興趣,標題的吸引力和基本資訊好像不是重點。

而我覺得一開始會繞了那麼多圈還寫不出合適的文案,是因為我都只問了淺層的問題,沒有問到根本的原因,因此一直在沒有頭緒的改寫,花了很多時間才寫到滿意。後來這個 NGO 講座活動的海報也是我負責的,從一開始有點沒頭緒的亂做一通,沒有重點還有點凌亂的海報,到後面因為韋丞公務繁忙,自己越做越多版本。大概有 5 個版本時,它們終於被 review 到了!但都被偷偷的婉拒了 XD。不過後來也多越做越上手,越知道大家理想的樣貌。後來在韋丞 & 葉子的指導下,終於把海報定稿了,感覺在之中也默默學到了很多,不只是排版方面的硬技能,在解決事情和分析需求上的軟技能也達成了,整體來說感覺收穫不少呢!

(對,我還學到中文的標點符號要用全形。)


而像我前面說的,雖然上了兩堂課,我對 OCF 或是開源其實還是不太懂,而以我的角度來看,我覺得是因為太多專業術語或是純粹聽起來很難懂的語言,讓整體不僅難懂、還有些無聊(簡單來說就是和民眾在雞同鴨講的感覺。)這些想法也在我製作的網站建議書上有提到一些,希望以一個圈外年輕人的角度去檢視,可以幫助 OCF 達到突破同溫層的目標。從這裡我也感受到要去深刻了解一個議題,除了熱誠之外,還需要大量接觸、時間和精力,因此也讓我學到對事情專注力的重要性。

製作網站建議書時,雖然我是以一個圈外人的角度去分析,但還是多少害怕自己分析的會不會太爛,太沒有建設性等等⋯⋯。所以當 ROCK 告知我要報告時,我其實真的蠻緊張的,害怕自己看起來很菜(雖然我的確是實習生哈哈哈),本來在簡報上的一些肯定句,都加上了「?」或是改為疑問句,深怕被慣老闆們打槍。但後來在報告時看見有些夥伴有點頭給予回應,並先在報告前打了幾針預防針,就比較沒那麼緊張了。最後在接受反饋時,我覺得詩惠說得很有道理,也是我應該要做的事情。不管我是在報告甚麼,自信都要拿出來。自信一但有了,氣場到了,說服力和第一印象就先加分!她也點出了我簡報裡的疑問句和問號,讓我不僅後悔自己為甚麼要那麼沒自信呢?我不就是要以一個外人的身分來建議嗎?我說的對 OCF 來說,說不定都是寶貴的建議呢!

最後的工作是製作募款箱,雖然沒能全部完成,但是在製作設計圖,還有挑選樣式、材料時,才發現,原來製作一個這樣小小的作品,是需要經過很多層的準備和討論的,如果全部只靠自己構思或製作的話,是非常困難的,這也是開源 "Release early, release often" 的含義呀!因此也很感謝給予我回饋的每位同仁。雖然過程中有一些異動,但也很開心最後至少有一個半成品完成,然後也幫有上忙!希望到時候去大港參與 OCF 攤位,會看到自己設計的盒子被用到!哈哈哈!從這次的實習不只好玩有趣,我也覺得成就感滿滿!

實習的時間很短,但我認為我從 OCF 學到的各種經驗和技能是非常寶貴,而且是無法取代的。不只這樣,我也覺得成就感滿滿,可能我自認為我有幫上一些忙~

要離開時其實也是有點捨不得的,畢竟好不容易熟悉了環境,和夥伴們開始比較認識,也剛開始了解這個圈子,就要畢業了~ 真的很可惜! 但在這裡的點點滴滴我會一直記得!很謝謝各位這段時間的照顧跟包容,希望之後還可以在其他活動上見面!雖然我可能還是不懂很多關於開源的知識,但之後如果有甚麼需要幫忙的,我都超級樂意出手喔!

開放文化基金會 2023 年實習夥伴 盧宥岑 /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