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放文化基金會春季派對:除了開放,還要 have fun
2022 春天,科技麻瓜如我,因緣際會來到開放文化基金會(以下簡稱OCF)。三個月實習時間,有幸參與睽違兩年實體登場的「OCF 春季派對」,從這次派對的會前統籌到實際參與,初次認識了 OCF 所推廣的開放科技與文化。
長年串連開源與開放社群的 OCF,是一個以人為核心的組織。故此在基金會的各式專案活動中,「OCF 春季派對」尤其是在地社群、相關議題 NGO 齊聚一堂的年度盛會。2022 年的春季派對,以基金會年度成果報告為主軸,搭配遊戲互動,共有 3 大令我印象深刻的環節。
首先,在貫穿整場活動的基金會年度成果報告中,OCF 夥伴分享了 2021 年的亮點專案:開放科技的應用案例,從 “Civic Sense” 環境感測器、到客家文化資料庫,使與會者了解到除了科技巨頭提供的閉源選項,公開透明、眾人協作的開放科技,能允許社群發揮自造精神,解決公民社會的切身問題。而除了開源技術的實際應用,OCF 也不遺餘力推廣開放文化:除了持續舉辦開放政府系列活動、與國際組織共同進行數位權利倡議,現正密籌中的「開源新手村桌遊」更用遊戲模擬開源專案入坑體驗,光瀏覽線上公開的設定集就令人躍躍欲試。
而除了精彩的年度成果報告,本次實體春季派對的亮點,便是快速入門開放文化的真人 RPG 遊戲「Open Culture Fantasy」。故事設定延伸 2021 年成果報告的「數位樹」主題,讓與會者化身森林裡的動物居民,透過擲骰表決故事走向,集結眾智與來自異鄉的人類勇者一同面對科技挑戰。這場暖身 RPG 遊戲也讓社群熟面孔與新朋友齊聚同樂,甚至在遊戲世界中決定一同留下,與異鄉勇者改造森林。
在好吃好玩的 RPG 遊戲時間後,壓軸登場的是由社群達人現身說法的「閃電講」時間。把握短短三分鐘發表時間,各式議題輪番登台:社群夥伴分享了 Mozilla Common Voice 開放台語錄音、Open Street Map 街景踏查計畫,基金會董事李柏鋒醫師也分享與疫共存的方法。只是在台下觀望的我,已十足感受派對上開放自在的對話氣氛。
對於開放/開源圈的初來乍到者,這場有吃有玩、眾人共籌的實體派對,自在展現了 OCF 「除了開放,還要have fun」的精神。而見證 OCF 一年來在開放源碼、開放資料與開放政府的持續耕耘,也期待在地社群能持續攜手發揮影響力,讓提倡自由與人權的數位樹成長茁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