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個唸社會學系的,以為這輩子跟資訊、工程類的絕對不會有任何關聯,但是緣分就是這麼奇妙,我來到開放文化基金會實習。
第一天,便面臨著要選擇實習工作的題目,這是我接觸創用 CC 的開始,我的主管 - ROCK 先教我架設台灣 CC 社群的網站,將裡面的資訊更新並且設計,讓來光顧這個網頁的人可以用最簡單快速的方式了解創用 CC 到底是什麼。 ROCK 告訴我可以將蒐集到的資料先打在網路的線上編輯器-「HackMD」,一邊打文字他一邊會自動儲存,不用害怕忘記按儲存鍵或是電腦突然當掉,同時也可以分享給別人一起共同編輯。一開始我根本聽不懂這到底是什麼使用,完全沒有資訊背景的我,知道文字切換到下一行竟然要打程式碼時,我便哀求可不可以用我平常使用的 office 軟體,也就是 word,但我們都知道,一個熱愛開放共享精神的人,怎麼會答應呢!「來這邊就是要學習,學我們這個領域都在用的軟體!」當下他是這麼說的,我有點無奈卻只能說:「好的,我學!」
實習的開始,身邊的同學會互相分享實習內容,當我講出創用 CC 的時候,身邊一陣問號問號問號,好加在我平常很努力的研究 CC 授權的資料,讓我沒有漏氣,可以簡單明瞭的說明創用 CC。除了更新 CC 社群網站外,也撰寫 CC 電子報,並且有幸可以採訪台灣創用 CC 計畫主持人莊庭瑞老師、推廣者趙柏強老師、藝術推廣者蔡宏賢老師、以及音樂創作者朱約信老師,讓我更了解創用 CC 的推廣初衷,這樣一個用善意換取善意的理念,我明白分享的真諦,原來在社會上還有默默地一群人,很努力地想推動一個理念,因為他們堅信,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可以看得更廣、走得更遠。
最後,真心感謝所有 OCF 的夥伴,無私地分享、無私的教我,我從沒想過自己原來也可以動手設計網站,也了解著作權法的條款、了解一些開放自由軟體,增加我的資訊知識的養分,並且我愛上「HackMD」這樣的線上編輯器!我最印象深刻的是:在撰寫電子報的時候,我跟 ROCK 一起修正稿子,因為他很 care 英文前後都要有空格,粗枝大葉的我總是遺漏到部分,所以在跟他一起修改稿子的時候,我可以趁他編輯上面的文章內容時趕快檢查下面的文章有哪裡沒有做修正,這樣的共編模式,也是讓我免於很多挨罵呀~
爾後,我會從自己開始,使用 CC 授權的素材,以及分享這樣的觀念給身邊的朋友,希望能將開放的精神傳遞給更多人知道!
開放文化基金會 2019 年暑期實習生 何家瑜 / 文